專題 : (社論) 甘於淡薄知天命

2015年5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徐秀珊、謝陳惠珊、趙秀華、鄧玉蘭、賴秋玲、陳惠芳、周簡艷珍

「慢活」,在寸金尺土的香港,談何容易。香港房價高昂,要買幾百呎的一個居住單位,就足以令人終身勞碌;再加上養兒育女、積穀防老,又怎能不費心勞力。若說香港是個「奴隸社會」,也實不為過,君不見「房奴」一大堆,此外還有各種奴役自己、被人奴役的理由,讓人每天隨著緊密的節奏大「快活」,活得健康勞損、心靈疲憊。如香港政府能解放「房奴」,市民「慢活」可期。

歐洲人提倡「慢活」,有其優勝條件。追求「慢活」的人,本身要具備外在和內在的基本條件。外在需要有安全感的環境,以保障其生活所需。歐洲地大物博,人口不多,而且社會福利好,失業或生活上發生困難,都有政府援助,很少出現一家老少,手停口停的現象。居屋方面,政府大量提供廉租房屋,保障居者有其所,政府樓房多設在郊區,綠樹成蔭、鮮花遍地,環境還十分舒適呢!若嫌城市生活太「快活」,也可以自由搬到鄉村小鎮去,學陶淵明歸田園居。

內在方面,需要有甘於淡薄、安於天命的情操。像歐洲那樣穩定「易活」的社會,竟然也出現了「快活」的狀況,要有人振臂高呼提倡「慢活」,表示歐洲的城市生活實在太「快活」了,必須停下來。物慾和榮辱,常是造成社會競爭的原因。物慾是要擁有更多、更好的東西,為得到這些而努力拼搏。榮辱是名譽的追求,希望出人頭地,認為不榮則辱,不甘願作「平民」。

試想,今天我們「快活」地追求到的物質,有多少是浪費的。想想自己有多少東西,沒有舊就丟棄,就會心知肚明。那不只是浪費物品,更是浪費生命啊!另一方面,看到高高在上的名人、政要、富豪……幾年之間頭髮斑白,身心疲憊,就知道他們多「快活」了。「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聖經‧馬太福音》十六章26節)

「慢活」需要有信心,明白創造我們的天父(上帝),有好生之德,只要我們按照祂的旨意而活,便一定能活得蒙福、活得豐富。耶穌叫人不要為生活憂慮,他說:「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他。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聖經‧馬太福音六章26節)他又說:「你想百合花怎麼長起來;他也不勞苦,也不紡線。然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花一朵呢!」(《聖經‧路加福音十二章27節)

依靠天父生活,可以過得既悠悠又豐足。相反,人人靠著自己的方法、力量去搏取,不但會造成競爭激烈的社會,還會帶來戰爭的禍害,令土地荒涼、民不聊生;人類很多的困苦,都是出於人禍,而不是出於天災啊!然而,安於天命而「慢活」,並不是人人都懶惰,而是各人按著所領受的恩賜和引導,「做好自己份工」,如大家都各按其職,雖然「慢活」,社會還是會進步的。

其他專題文章

(社論) 甘於淡薄知天命
「慢活」?No Way?
《慢活•找到你心中的烏龜》
當「快活」遇上「慢活」
「慢活」情操
慢活訪問

2015年5月內容

專題耳聽八方營商有道天倫樂親子樂兒童天地生命線智慧之窗健康寶庫世界遊蹤免費活動消息香港角聲與你勵志影視繽紛世界基督教服務愛心匯點生命的旋律